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埭头古迹 | 古代文人相继去打卡的景点,就连乾隆都被圈了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9 10: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埭头

古迹





埭头原名湖埭,因洮湖或长荡湖而得名。东汉初溧阳侯史崇在此 “俯营川陆,鱼盐所聚”而成新镇。近两千年来,一代代人在今埭头镇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上,延创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淀了其植根固的历史人文古迹……





山:神秘风景如诗画



名字的由来



山,曾是太湖湖荡里突兀的一座天造地设之山,位于今长荡湖南畔, 是溧阳东北与宜兴的界山。


东汉初,此山已名山,山上有亭,名山亭或亭。北宋太平兴国八 年(983)《寰宇记》载 :“山亭,在山东南,四面水入荆湖。后汉建武 中,封蒋澄为亭乡侯。有故亭,盖以山名。”南宋咸淳四年(1268)《毗 陵志》载 :“山,旧有亭址。汉封蒋澄为侯,其后因家焉。


山,因姥在此山得道而名,是传说中的仙山。



,象形,底部是山,山顶一平台,像龙首。山,是此山脉的统称, 因有许多山体形态,于是,当地人就有了诸多形象且神秘的山名,从东延西有龟山、象山、鹰山、狮山、马面山等等,狮山因有两座山体,以方位名南狮山和北狮山。




古老的传说

民间关于姥的传说源远流长。很久很久以前,这座山上栖息着一位姓老母。姥在山顶上用竹木树叶茅草盖起一棚亭。姥有一丈多高,一双慈祥的眼睛,脸上布满核桃般的皱纹,佝偻的身体像一张上弦的弓,头上披散着很长很长的白发,在夕阳里闪闪发光。姥不问时光,不问沧桑,不问世事,永远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处之泰然。


土人上山砍柴,偶尔遇见姥,姥给予土人一颗豆粒。有一天,南天门飞来一团火球,山上大火熊熊,灼热的气流一股股迸射,阔叶树上刚刚长成的嫩枝萎缩 了,参天老松树干上凝结的松脂也滋滋融化了。熊熊大火过后,姥不见了。土人说,姥得道成仙了。



春天来了,满山又是一片草木萌生,姥化成了能医治土人百病的草药,化成山上松柏的芳脂,化成了山石的金银铜铁 锡。山北麓出现一道峡谷,峡谷幽邃,一条带状瀑布,洁白清丽,从山上迤逦飘逸而下。土人说,这瀑布是姥很长很长的白发幻化而成。因姥在此山得道成仙,土人呼此山曰“姥山”。土人敬畏姥,土人祭祀姥,因为姥为土人消弭灾难,带来丰收,带来幸福,带来美好愿望。土人为纪念姥,在山姥栖息之地立亭以祀,名亭。


山老母的传说,以民间文学形态在当地流传千百年。2016 年入选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人的游览胜地

 历史上,山也是文人名宦寻幽访胜流连忘返之佳境,吟歌诗文里为山烙上了一个个精彩的文化印记。

北宋蒋堂流连山,作《山》诗 :“亭深处枕清溪,万木回环尽翠微。梅萼破香知腊近,柳梢含绿认春归。风前列嶂琴三叠,雪后群山玉四围。顾我此来盘礴久,尘劳潇洒顿忘机。


北宋蔡肇寻访山,作《亭山顶白龙穴》诗 :“南山咚咚天作鼓,号召诸龙尽行雨。惟有秃角最先到,泼墨云中鳞鬣舞。


元代溧阳州教授仇远游历山,作《山》诗 :“姥峰高翠倚天,洮湖春水绿无边。不知杨柳蒹葭(荻与芦)外,何处泊君书画船。



史宰相与刺茶

早年,山优昙岕石崖山坳阴湿处多野生茶树,茶叶肥厚却带刺,土人称之曰 :刺茶。当地有史宰相与刺茶的民间传说。史贻直,字儆弦。东汉溧阳侯史崇五十二世孙。溧阳城东下庄(今夏庄)人。清乾隆九年(1744), 授文渊阁大学士,是清代二百四十九位大学士之一,时六十三岁。大学士, 俗称宰相。


相传有一天散朝之后,乾隆皇帝留下宰相史贻直,询问史贻直家乡情状,史贻直回皇上话,说起家乡溧阳民谣 :“芹菜冬笋韭菜芽,黄雀青鱼白壳虾,独独山出刺茶。”乾隆皇帝吃遍天南地北山珍海味,对乡土特产似乎无心,却对山刺茶兴趣满满。宰相史贻直急急忙忙回到在京城的府邸,取来山刺茶。


刺茶,是当年春天采的新茶,叶边微微带刺,入茶盏, 又入滚烫的开水,嫩嫩的叶芽滚了几滚,便一根根竖立起来,在滚烫的开水 中上下沉浮,顿时,茶汤碧绿澄澈,清香从杯中弥漫氤氲。乾隆皇帝也是品茶高人,细细品饮刺茶之后,盛赞甘苦有道,相得益彰,是为上品,当即改刺为赐,是为赐茶。


后来,每当谷雨时节,当地女子肩背竹篓纷纷上山北麓优昙岕寻找野生茶树采摘赐茶。山刺茶,吸太湖四季之氤氲,吮山白云顶雾霭之润泽,是山的馈赠,也是山人的智慧。山赐茶,成为贡茶。当地村民说,民间传说的野生刺茶,至今仍或生丛莽深处或长崖壁石缝。



春雨濛濛,秋阳杲杲

天蓝地绿,白云朵朵垂于天际

寻望山,岁月的脚步悄然走过

历史的年轮已经碾过

唯有那一幅幅旧影如故园春梦



2014年埭头镇余家坝村委在山前河南岸新建山石牌坊



摘自《埭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