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源于同一个起点,自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尔夫运动中的很多细节和态度,也正暗合着老子《道德经》中的很多境界。
高尔夫是一项最能体现心灵密码的运动,上一场球前九还是比较满意,后九不知道为什么心态突然变化,一直无法平静,尽管很努力进行平息,还是比前九多了10杆。
球的效果往往随着心态的变化而不一样,所以抱元守一,无为而争是非常必要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从09年名人赛卡布雷拉夺冠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而埃斯因为其他事业严重影响了高球的成绩,也佐证了高尔夫是一个从“自我”融入“无我”的运动。
所谓欲速不达,很多时候初学者都会不自觉用力打球,越是冒险的球越容易肌肉紧张,没有体会到“柔”的力量。
曾有个朋友说,如果下场状态不好,你就“装病”,如无力状,球反而打的不差。体会水的力量,柔的力道,越用力动作就容易变形,不能做到“抱一”。
相信很多球友都一样,在初学的时候,教练都说挥杆是不需要用力的,可总是做不到,肌肉紧张,手掌磨破,结果一番努力,师傅还是不满意,后来慢慢练多了,体会到一点,也跟别人讲,不要用力,自然一点。
高尔夫还是讲境界的,从标准化的模仿,到心的体会,进一步形成自然的本能,用力-放松-用力,要做到得乎一心,还是要练习中多从意识上进行体会。
相对与“执着和坚持”偏向于儒家思想的观念,其实高尔夫更适合用老子的“无为”而去阐释。
曾听尼克费度说过,所有的杆动作都是一样的,无论是T台、球道、沙坑、长草,就是做到“守一”,坚持运杆的轨迹,让杂念消失,守住自己的挥杆平面,一切障碍将无所畏惧,归于平静的稳定,而非犟拧的刻板。
这一段与“少则得,多则惑”分开来。一是认为意思是有点区别的,这句是“谦受益、满招损”的意思;二是刚和几个朋友讨论得出个结论,叫“木杆别太好”、“第一杆别太好”,算上所有四杆洞,一场球1号木能打几次?
在效果好的情况,骄傲的情绪谁都有,1号木开好了,下一杆往往就不够重视;反而第一杆打不好,下一杆兢兢业业,结果成绩反而不错。
真为什么高尔夫酒能酒桌「C位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