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林伟而(William Lim)有着许多不同的身份:收获圈内的一众好评。 林伟而 被放在了他设计的会馆空间中 退休的话暂时不考虑,我还有有很多事情想做。” 责编:邓凯蕾 林伟而1957年出生于香港,从小热爱绘画。少时的他总是拿着画笔,画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中学时期,正是70年代的香港,许多规模庞大的基础建设工程或建筑项目,都在那个时期启动。在香港中学期间参加的绘画展览 “我爸爸当时建议我说,‘既然你那么喜欢画画,不如你去做一名建筑师吧,既能兼顾画画和创意,又能作为一门生计’。” 康奈尔大学毕业照 林伟而作为康奈尔大学的董事之一参加2023年春季的毕业典礼 最终,林伟而成功考上了康奈尔大学的建筑专业。在六年的求学时光里,他接连获得了建筑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毕业后,便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工作。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林伟而渐渐开始涉足收藏领域。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刚开始,他收藏的对象都是中国古董瓷器。“那时候刚刚出来工作,也没有什么钱,后来发现很多这些所谓的’古董’,其实都是假货。” 工作了五六年后,一次升职风波,让他下定决心回国。“那时我在公司做了很多年,也负责了很多重要的项目。刚好公司有一个升职的机会,候选人有我,以及一名资深的白人女性,最终,公司却没有选择我们任何一位,而提升了一位新来的白人男同事。我始终觉得,华人在美国工作,总存在着一层隐形的天花板。” 上:在事务所中,林伟而也摆放了许多艺术品于是,1987年,林伟而重新回到家乡香港。经过几年的积累,1992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CL3思联”。如今在香港之外,深圳、珠海、重庆、北京,甚至海外的新加坡和日本,都能看到林伟而及其团队所设计的酒店、餐厅、住宅,甚至是艺术空间。 ▲ H Queen’s大楼外观 其中,位于香港中环闹市的H Queen’s大楼,是他近期在建筑圈和艺术圈,引起广泛关注的最重要的建筑项目。 这栋大楼的特别之处在于——在热闹繁忙的皇后大道中,H Queen’s是一栋专门为艺术画廊而打造的24层大厦。 H Queen's大楼吸引了多家世界顶级画廊入驻2013年前后,大厦投入设计前,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很多画廊都苦于不能找到符合需求的经营空间。“那时很多画廊都分散在中环不同的写字楼中。当我周末去看展览的时候,这些大厦通常是不办公的,只能让安保人员放行,很不方便。”他向开发商提议,可以打造一栋“专门为艺术而建造的大楼”。幸运的是,尽管几乎没有任何先例,甲方居然愿意一同去实现林伟而这个想法。右:玻璃幕墙上的圆点设计,不但能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格,也能进一步防止日照进入大楼H Queen’s大楼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做了充足的考虑。除了基础的面积、层高、承重等要求外,林伟而在建筑的玻璃幕墙上,特地采用了三层玻璃的设计,过滤紫外线。此外,进驻H Queen’s的每家画廊,都拥有一扇3米乘4米的大型活动幕墙,打开后,大尺寸的作品可以通过楼顶的运输机,悬吊运输至每一层。2018年3月,H Queen’s大楼正式开放。卓纳画廊、佩斯画廊、豪瑟沃斯画廊、当代唐人艺术空间、白石画廊……这些在艺术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名字,都出现在楼层指引中。卓纳画廊的创始人大卫·卓纳( David Zwirner)甚至形容,入驻H Q queen’s大楼的决定,是自己和团队在“十五分钟内就做出来的”。H Queen’s和林伟而这两个名字,逐渐成为了香港人心中的骄傲。 林伟而在工作室中 林伟而的设计事务所位于港岛南部的黄竹坑工业区中。而在事务所步行10分钟左右的另一栋工业大厦内,他还拥有一个面积达到3000呎(近300平方米)的工作室空间。 尽管本职工作是设计师,林伟而还是长期保持着艺术创作的习惯。早在十多年前,他便租下了黄竹坑的这个空间,用作自己的画室。 “直到后来,我们收藏的作品渐渐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开始在这里放我们的藏品。”黄竹坑工作室的空间结构四四方方,一个黑色书架连接着一个木制平台,被放置在空间中央,并由此区分开了几个不同的区域,包括客厅、绘画区域、图书馆、用餐区等。而这个空间的设计,则是由林伟而同为建筑师的儿子所完成的。在各个不同区域中,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都摆满了艺术品。从地板到墙面,从绘画、装置,甚至录像……种类丰富,却多而不杂。▲ 阮家仪,《拼图IV》 在工作室入口处,有一页A4纸大小的作品导览图。上面仔仔细细地印着工作室的平面模型,以及其中的每一件作品。编码清晰,作品信息齐全,小小一页导览图,显示出了这位资深藏家、设计师身上的“细节控”。 林伟而很早就有收藏的习惯,但是若论及当代艺术的收藏,则要追溯到2000年前后。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刚刚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崭露头角。一次,林伟而读到外媒上的一篇文章,了解到丁乙、薛松、王广义等艺术家的创作。 “当时我觉得这些作品很特别,恰好那段时间我也总是会去上海出差,闲暇时间就会去看看这些艺术作品。”自然而然地,他的艺术收藏也从中国当代开始“入门”。地面上的作品为Paul Chan,《The Arguement: Athens》,2013然而,到了2006年前后,他却逐渐决定改变收藏的方向,将重心转为香港本土的艺术家。 “当时内地艺术市场非常火热,但与此同时,在香港,几乎没有艺术市场可言。在收藏了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之后,我觉得这样进行下去,始终没有太多的重点。因此我决定,不如多关注一些被忽略的香港艺术。” 石家豪,《无题》 林伟而收藏的第一件香港艺术家的作品,来自石家豪。林伟而被艺术家精致的工笔画风所吸引,而其作品中的香港情怀,更让他深深共鸣。比如在工作室一侧的墙上,有四个高挑、苗条的“纸片人”。四人都穿着黑白格纹样式的长裙,头戴不一样的头饰。熟悉香港建筑的人,一眼就能辨别出,四个人物的高矮、造型,实则分别对应着环球贸易广场、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中银大厦、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行大厦四栋香港地标大楼。在走道的墙上,挂着许多裱在画框中的海报。它们两两一对,左右两侧的画面乍一看基本相同。林伟而介绍,这组作品来自香港艺术家黄慧妍。“她的作品可以代表香港比较早期的状态。在这组作品中,她花了很多时间,将一些印刷出来的海报,再重新画一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香港艺术家其实几乎没有市场,所以可以花很多时间去制作一件作品。” 创作的雕塑《Widow-Maker Light-Taker》穿梭在工作室中,我们发现,在各种艺术品之间,穿插摆放着经典的设计家具,还有古董、玩具,乃至旅游纪念品。林伟而笑称,很多人来到工作室之后,都会指着某件物品问他:“这是不是一件艺术品?”“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重要,艺术品不一定要是画家或者艺术家做出来的。很多时候比如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只要是用心被制作出来的物件,我觉得都是艺术的一个环节。”林伟而在M+会馆中 M+会馆内部 2021年时,林伟而和太太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将当时摆放在工作室里的近90件作品,捐赠给2020年刚刚开馆的M+博物馆。 谈起这个决策,林伟而强调:“始终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能看到这些艺术品。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捐赠给公立美术馆。”▲ 尽管如此,林伟而仍然希望,这些作品能被摆放在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我觉得艺术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摆放在冰冷的装饰柜里。因此我们和M+协商后决定,要将这批作品放在美术馆的会员会馆中,同时我们也在会馆里‘复刻’一个我工作室的大致场景,让艺术与生活相融合。”去过林伟而工作室的人,再去M+的会员休息室,或许会觉得有些“恍惚”。因为在进门处,观众可以看到和工作室几乎一样的客厅陈列——类似色调的沙发,同样款式的红色落地灯……还原度极高。不同的是,在这里,背景中大尺幅的绘画作品来自香港画家杨东龙。“这个作品是香港艺术家杨东龙的作品,也是我特别委任他创作的一个关于黄竹坑的绘画,画的是我工作室附近。他的作品通常描绘了香港的场景,但不是一比一写实还原,而是用了一些神髓。比如这张有一些黄竹坑的特色,货仓、街车、茶餐厅等等。还有一部分是我的工作室内部,甚至还有我自己在这里。”林东鹏,《大山图》细节,2011 同一个区域中,悬挂着的韩国艺术家李昢的作品《无题雕塑W6-2》,和前景中林伟而自己的作品《54:10:画家之枱》均有着与林东鹏作品相呼应的夹板元素除此以外,在M+会馆尽头,香港艺术家林东鹏的作品,也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作品《大山图》和《荷里活道一号》是两件木板上的炭笔绘画。远看,作品似乎在描绘传统的山水;而近看,又能看到建筑、城市等细节。“我很欣赏他,因为他用一些很亲民的材料,包括夹板。他很受宋朝山水的影响,会描述一些山水和香港的建筑,这和外面的景观很呼应。” 除了艺术品之外,林伟而同样融入了许多香港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比如其中十分接地气的红白蓝条纹样式的椅子,就来自香港设计师又一山人。“我们希望M+的会所,也能展现香港文化多元的样貌。因此除了艺术家,我们也邀请了很多平面、家具,甚至是时尚设计师,一起为这里设计作品。” H Queen's,2023年 近期,林伟而常常作为一名艺术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今年三月底,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期间,林伟而在H Queen’s举办了个人画展“花好月圆”。6月份,在新加坡和澳门,林伟而又陆续有两个展览项目与公众见面。而令林伟而重新开始专注绘画的契机,则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分享:“我的母亲在疫情前刚刚去世了,于是在刚开始居家隔离的期间,我就会在她的房间中,画下眼前看到的场景。”在钻研如何将场景的细节、情绪,通过画笔来表达的过程中,林伟而也逐渐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我将完成的作品,发在了我的社交媒体账户上,结果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人都和我反馈,从这些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一种‘家’的情怀。”而展览“花好月圆”则是林伟而疫情期间绘画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在这批作品中,他画了自己,画了家里人,还画了他一向喜欢的花卉、月亮。这些绘画的用色鲜艳大胆,打破了设计师们只爱用黑白灰的刻板印象。而内容却格外温馨,传递出林伟而重视中国文化、家庭的创作思路。有趣的是,时不时出现在作品中的他的两个儿子,都和父亲一样选择成为建筑师。“我和太太并没有刻意去引导,但可能小时候他们看到我们在家里工作,耳濡目染,最终做出了这个选择。甚至连他们的太太,也是从事建筑行业。现在我们家里,确实有很多设计师!”后疫情时代,林伟而时常会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四处看看。和同样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儿子们出行,他们常常会选择去“打卡”课堂上了解到的建筑经典之作。设计、创作、收藏、健身,都是林伟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无论是旅行还是出差,林伟而常常会带上简易的绘画工具,抽时间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形容:“我以前会很介意我自己究竟是一个建筑师,还是一个艺术家。但是我现在反而觉得,没有必要去区分。退休的话,暂时还没有必要,因为反而我觉得我还有有很多事情想做,想尽可能地去丰富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