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万物均有其根源和繁衍生息的时间表、路线图。早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几乎所有大洲系在一起形成联合古陆,动植物竞相繁衍。大约在1.8亿年(1984年美国航天局卫星技术测量)前,邓涛(2015年)说是1.53亿年前,联合古陆泛裂成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位处劳亚古陆。那时,两板块气候相似,温暖稳定,没有海冰和冰川,少有明显的地理障碍,植物区系组成和成分大致相同,植物类群可以形成连续的分布区。李楠(1993年)、李岩(2006年)认为,黄杉属可能起源于东亚,通过白令陆桥(Paleoberingia)扩散至北美,与当地水土气生相适应,产生了花旗松等新成员;全世界鹅掌楸仅2种,美国鹅掌楸也发源于中国西南山区,经白令陆桥到美洲,如今已同中国鹅掌楸分离千万年;枫香起源于中国亚热带地区,也经白令陆桥到美国繁衍出不具萼齿的真枫香组(Euliqutdambar)。与此同时,和尚菜属由北美大陆通过白令陆桥扩散至东亚。这就是包括黄杉属华东黄杉、花旗松等在内的同源同根物种的前世。
从中新世到上新世,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分开漂移南迁,海平面上升,曾经的陆桥变成白令海峡,全球气候趋冷,温暖大地变广袤冰川,动植物交流通道变成天堑鸿沟。东亚和北美两板块植物直接联系结束,原有的植物区系分裂,间断分布即相互地理隔离平行分化开始。植物学家Gray(1846年)就注意到上述现象。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将全球植物区分成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等在内的15个植物区系。包括黄杉属在内的有着相同亲缘关系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21属植物从此天各一方、彼此寻找归宿。
面对板块漂移和冰川扩张,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泛发育的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只好大规模向南迁移。第四纪冰期过后,气温回升,一些温带植物由于缺乏所需生存环境而灭绝,但华东黄杉等植物躲过一劫,借助三清山等海拔较高的有利地形地貌偏安一隅。
华东黄杉(伴生南方铁杉、榧树、南方红豆杉、红豆杉、白豆杉、福建柏)沿东西海岸高空栈道(海拔1100~1600米)抱团成群、相互协作,总面积500公顷,集中分布范围达160公顷。尤以海拔1200米的风门至1400米的结须岩一带更为集中。它们所处生境特殊,地貌以花岗岩峰林、峰柱为主而形成的锯状陡峻的悬崖峭壁上,人为干扰很小,郁闭度0.8,林冠高度近30米。这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保存有黄杉林群落面积最大的分布区之一。
这一区域的乔木林可分三层,第一层,华东黄杉和黄山松,18~24米,第二层,黄山松和多脉青冈,8~12米,第三层岩柃和江南山柳、猴头杜鹃等。华东黄杉是常绿大乔木,树干耸直,最高可达40米,胸径1米,树冠优美,木材坚韧有弹性,耐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