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微信搜索“南非”,会跳出来很多文章,标题都很雷同,好像流水线生产出来一样,比如说:
曼德拉一人搞垮了南非,
是世界的圣人,南非的罪人
南非,黑人上台,白人出逃
南非:从发达国家沦落为发展中国家
我曾经在南非自驾15天,去过南非9个省中的7个。一路上,遇到很多南非白人,关于南非白人的问题,我应该还有点发言权。
南非的民宿,质量非常高,我前后住了十几个,其中3家很有代表性,老板都是白人,管中窥豹,可以了解南非白人的现状。
一个地方好不好,老百姓会用脚投票,去南非之前,我也听说大量白人出走。但让我意外的是,我一路上遇到很多新的白人移民,他们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带着资金和家人,来南非开始新的生活。
01 美国人庄园
在开普敦附近的乡下,我住过一个美国人开的庄园民宿。为什么一个美国白人,要千里迢迢来南非投资开庄园?这个问题,我和老板Peter认真地讨论过。美国人Peter
主要有三个原因:
1. 气候风景
欧美白人最喜欢的气候,就是地中海式气候。全世界有4个地方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分别是,欧洲地中海、美国加州、澳洲西南部、南非沿海地区。另外,南非和美国分别在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在美国湿冷的冬季,来南非晒太阳,对美国人来说,是很大的诱惑。
庄园老板Peter的祖先来自苏格兰,而这一代就像苏格兰的高地,庄园毗邻一个泄湖,湖的对面,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山脚下的房子显得非常矮小。
这里的气候风景,几乎是完美的。所以,退休之后,Peter就带着老婆来南非定居。
Peter说,对面山脚下的两个庄园,都是意大利人投资的,和他一样,也是新移民,他们经常聚会,交流经验。
2. 成本优势
前三个「地中海气候」当然好,但是成本也高。在南非的南部沿海地区,对于一些不是非常有钱的美国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在南非搞一个庄园,说起来也是在海外有产业了,就好像当年的欧洲人在非洲有一块殖民地一样,很满足虚荣心。
Peter对我说,在南非买一个庄园的钱,只能在美国城里买一个憋屈的小house。南非的工资,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在美国请一个工人的钱,可以在南非可以雇佣十个人。
还有一个有趣的原因,Peter说,南非穷人和美国穷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南非穷人买不起车,没有车,行动范围就小。而这个庄园,地理位置偏僻,为了杜绝闲杂人等,Peter故意不把路修好,要想进来,最好开越野车。
那条通往庄园的搓衣板路,害得我差点露宿野外。当时的场面,我记忆犹新,因为地处偏远,没有手机信号,四周漆黑一片,我开始有点绝望,以为要露宿野外的时候。远处车灯照射的灌木丛里,有一大片白色,右上方一块小白色在晃动。
开车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穿着白衣服的黑人,拿着一块白布向我们招手示意。他就是我们的管家,老板派他给我们带路,后来我问他,你等了多久?他说,2个小时,他的眼神就像一只乖顺的山羊。我们的管家,晚上给我们带路,早上给我们送早餐
3. 语言制度
南非的主要语言就是英语,这一点对美国人来说非常轻松,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南非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和美国相差很远, 但南非的治理体系,几乎完整承接了英国殖民者的套路。美国和南非,就像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远隔千里,但对美国人来说,却非常习惯,完全无缝接轨。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治安问题,Peter说,本质上,南非和美国没什么区别。只要不要去穷人多的地方,治安其实没有问题。他甚至苦笑着对我说,因为没有车,南非流氓的作案范围和破坏力,还不如美国的同行。对他们来说,在南非好几年,也没有感到不安全。
还有关于南非的贪腐问题,Peter说,至少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相反,地方当局为了招商引资,向他提供了很多优惠和方便,无论如何,他也算美资,在南非还比较受重视。
02 法国人别墅
中国之外,我最喜欢的几个城市,包括伊斯坦布尔和开普敦。开普敦的城建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几乎和美国最古老的殖民地同步,在这里的富人区,可以闻到老钱的味道,直径一米的百年老树,比比皆是。
我在开普敦住过一个法国人开的民宿,原址是一个120年历史的豪宅。男主人有一个典型的法国名字——弗朗索瓦,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的画家,介绍起自己的画作滔滔不绝。
而他老婆呢,整天眉头紧锁,好像烦透了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有一次,我看见,弗朗索瓦在作画的时候,那个女人拿着一叠账单似的东西,径直走过来,嗓门很大,说的是法语,弗朗索瓦很难为情地看了我一眼,好像是在说抱歉。
艺术家一声不吭,女人滔滔不绝,看起来她不是来找人商量,也不是来征求意见,纯粹就是来发一顿牢骚而已。
几次对话后,我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这是一对法国夫妇,因为厌烦法国的喧闹和人际关系,卖掉所有财产,移民南非,开了一个民宿。老公看起来像一个书呆子,只知道作画,对日常柴米油盐一窍不通,民宿经营的重担全部落在女人身上。而女人一旦有什么苦闷,就找老公发泄。
不过,从细节上看,他们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民宿的大厅里,摆着一台“施坦威钢琴”,车库里还停着一辆崭新的奔驰和一辆本田SUV。
临走告别的时候,我问艺术家,喜不喜欢南非?他说,死都要死在开普敦。
03 南非人农场
我在南非,住过一家由白人地主开的农场民宿,位于南非西开普省丘陵地带,远离热门旅游区。去南非旅行的中国人很少,自驾游者更少,深入南非内陆的中国人少之又少。我的目的只有一个,亲眼看看南非地主的真实生活。
他就是南非白人地主,Van,他的家族经营这个农场将近百年,他是第三代传人。Van站在山顶,手一挥,指着眼前的山谷对我说,你看到的地方,都是我们家的土地。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身上仿佛还残留着,当年殖民者开疆扩土的霸气。非洲当地特色的石头茅草房
茅草房的内部装修,粗犷而不失细腻
南非地主婆,Van的老婆Linda,全身上下看不到任何名牌服饰,耳环和项链都没有金光闪闪,但依旧贵气逼人。美国的地主我见多了,虽然他们比南非地主更有钱,但我绝不会用「贵气」两个字去形容美国地主。去过这么多国家,南非白人居然是所有白人里最有贵族范儿的!
整个农场,除了我们这批客人,工作人员一共16个。这16个人分为三个阶层。Van和Linda 属于顶级的贵族,Van负责对外接待,Linda负责管理民宿,闲暇之余,过着劈柴喂马的诗意生活。
除了两个白人之外,其余都是黑人。而黑人又分为两个群体,本土黑人和外国黑人。虽然肤色一样,但他们有本质的区别。南非本土黑人劳工
地主家的早饭,很有仪式感,居然劳师动众地上来两个腰圆膀阔的妇女,笑眯眯地给我们上菜。让我们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后来和南非朋友说起此事,他们说,根据各地方政策不同,在南非任何雇主都要雇佣一定比例的本土黑人。有时候,甚至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但雇主也不能无故辞退。
本土黑人和外国劳工,从外貌上区别不大,但气质上完全不同。本土黑人,虽然收入也不高,但身上已经滋养出一种从容和自信,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身材普遍比较丰满。而外国劳工,看上去比较瘦小,缺乏自信。莫桑比克劳工
外国劳工处于南非社会的最底层。干最脏最累的活,拿最低的报酬,而且没有任何福利保障。
本国黑人越来越娇气,得罪不起,那么就只能剥削外国人,原因也很现实,他们没选票,不老实工作,就滚蛋。所谓公民权,只限定于本国公民。
外国劳工犹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又好像根本不存在。他们一声不响地在超市的角落整理货架,或者默默无闻地替主人照顾宠物,或者任劳任怨地在厨房洗碗擦地。他们衣着简朴,甚至有点肮脏邋遢,他们身材瘦小,仿佛从小营养不良,他们少言寡语,和我四目相交的时候,眼神顺从而自卑,就像一只任人使唤的耕牛。
农场的马夫都来自邻国莫桑比克——人均收入只有南非的十五分之一。虽然他们在南非属于最底层,但相比动乱贫瘠的祖国,有一份工作,有一口饭吃的南非,简直就是天堂。所以,他们就算被剥削,也无怨无悔。
04 底层白人
根据南非统计局的数据,过去30年中,白人净移出数量接近50万人。目前,南非白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从22%跌至8%。
我看过一个华人拍摄的南非白人贫民窟纪录片。自从1994年以来,白人再也没有登上总统的宝座,而白人贫民窟的形成时间也是从1994年开始的。
贫民窟内的失业率高达70%,而且大部分家庭只靠丈夫出去工作,收入甚微,有的时候一周都没有活计,那么一家人也只能饿着,或者靠人施舍。
目前,南非社会歧视白人,同样的职位,如果同时白人与黑人去应聘,就会优先选择黑人。导致想出去劳动的白人们都非常的绝望,这不是公司决定的,而是南非当局要求他们优先选择黑人。
但仔细看,所谓优先录取黑人的岗位,都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政府当然鼓励用黑人,毕竟黑人手里的选票多。
05 总结
南非白人确实在减少,但主要原因不是肤色白,而是缺乏竞争力。以前白人养尊处优,造就了很多傻白甜。一旦丧失了特权保护,当然处处碰壁,要么被淘汰,沦为底层穷人。要么出走,以教英语为生。
而有实力的白人,依旧吃得开。白人占南非人口比重已不到10%,但在我去过的酒店民宿,白人几乎都是少数的管理阶层,90%的体力活依然由黑人包办。在几个大城市的高档购物消费场所,仍然是90%的白人顾客和90%的黑人服务生。
另外,外国的高净值白人,依然用脚投票,移民新南非。说明南非白人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恶化。
同理,少数南非黑人能上位,也不仅仅因为肤色黑,而是那些人本来就是人精。大部分黑人,依然在底层挣扎。对黑人的剥削依旧存在,只不过,剥削对象从本国黑人,变成了非法移民。
最后,用一句在南非很流行的话来作为结尾:
In new South Africa, you could be poor even if you 're white, but you couldn't be poor because you are white.
——在新南非,白人也有可能是穷人,但你不会因为是白人就变成穷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