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land Centre、Macrolink歌剧院壹号,
自第一栋公寓Albany于1905年在Macquarie Street竣工以来,悉尼的公寓开发历史便被移民潮的波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随着移民人数的爆发增长,特别是亚裔移民涌入,房地产市场开始供不应求,也打开了公寓开发的缺口。
悉尼每年移民8万人,若按每户2.8人计,对公寓需求约30000套。头部开发商每年活跃货量若有1000套(2-3个项目),就能达到前10名。 悉尼公寓市场有几类特点: 一是土地供应随机性强,大多数来自私人土地,加上土地所需的资金门槛不高,造成集中度分散,较难有垄断开发商。 二是公寓两级分化明显,开发商品牌也有两类标签。
一类是精品或者核心地段高端公寓,占据着城市里最黄金的地段,总是自带奢华精致的底色,远眺最壮观的海景,依山傍水,贵到让人望而生畏,但体现了较多的设计和品质考量。
二类是标准化的公寓生产开发商,带来的是无差别化的居住环境,外观、内饰、格局、设计、用材千篇一律,无不像复制黏贴一样,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人审美疲劳,加上买的人不自住,住的人也不爱护,最终“只为租而不为住”,“铁打的公寓房,流水的租客”慢慢成为平价公寓的唯一使命。 大量的资金涌入后,金钱早已不是参与澳洲房产开发的门槛。不管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还是毫无开发背景的金融投资公司,甚至个人土壕都能下场玩这个资本游戏了。 但是澳洲公寓市场规模有限,相比之下,中资开发商伴随移民浪潮和国际化布局,通过自身多年大规模房产开发经验,对亚裔客户的需求有更细致的洞察,已经成为悉尼公寓市场的绝对主力。
和国内相比,澳洲开发所需的资金门槛并不高,使得市场玩家众多、背景多样,市场集中度低。 但在澳洲做房产开发,千万不要幼稚地以为,有钱圈地了,你就是躺在龙椅上的老大,别人眼中的甲方爸爸。 讽刺的是,随着你的开发项目体量越大,你对施工总承包招标的筹码越小,因为在特定规模和地段,可选的总承包商非常有限,眼皮底下没几家有时间、有能力来施工的。 发展商得像乙方一样求着承建商,小心翼翼地等待它们通过“甄选”。这和国内发展商的生存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与此同时,澳洲采取《设计加建造合约》,再加上入行资金门槛不高的因素,诞生了众多金融开发商(financialdeveloper)。 这类开发商通常并非地产专业,他们主要关注购地和售出两个节点,而具体的建造过程、详细设计和质量,则重点依靠承建商来控制品质,同时依靠外部顾问(project manager)协助,所以人们常常会问“承建商是谁”?
这种情况下,承建商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当然会选用千篇一律的设计和材质,而品质方面,若能达到市场平均水准,就算合格。
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公寓审美疲劳、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因为开发商控制力度并不高。 另外,这些开发商从金融的视角进行房产开发,品质和细节的追求并非它们的优先考虑,更不可能花费精力,聘请专门内部雇员来打磨设计和品质。 结果就是,或主动或被动的,它们对项目“放任不管”,任由承建商自由发挥,或继续做着复制黏贴的流水线工作,只期盼项目相安无事的落地,尽快回收利润,落袋为安。 最终,公寓市场得到无节制扩张,让流水线上的公寓产品出现瑕疵,也让消费者心里的信任感出现裂缝。
很多人陷入了迷思:到底应该买公寓(apartment),还是买别墅(house)?更让越来越多存款够的着公寓,却够不着别墅的潜在买家一直在市场边缘徘徊。
悉尼公寓的开发,单项目100套即为大项目。而典型中资开发商(中海、保利、绿地)在国内,单一企业年开发量级可达为几千万平方米,每年交付住宅破万套。 从公寓细节水准、资金实力来看,他们对澳洲原有的设计和品质,都带来了深刻改变。 而亚裔移民客户多为公寓买家主力,因此,融合本地特色的中资公寓产品,显然更有竞争力。当然,相比之下,本地开发商的项目通常占据较好位置(如寸土寸金的Barangaroo),他们也提供了不同的居住选项。 2013年至2015年,是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期,也是中国大地产开发商进入澳洲的风潮期。 在华夏大地上,这批中国超强房企,反复佑证着“效率就是金钱”的开发定律。 但在澳洲地产圈,没有这样的好事。程序,规则,两道门槛,像踩刹车一样限制着所有项目“奔跑的速度”。 大家不得不戴着“法律、安全、规范”等一根根长长的脚镣“跳舞”。在美观和设计感,舒适感上自由发挥。 所幸的是,在澳洲人划定的规则圈子里,适应性超强的中国开发商,还是展现出了优美的“舞姿”,而且展现出强大的契约精神(按时交付)。
其中,近两年才进入澳洲市场的中海地产开发的Macquarie Park最高楼NEUE,近期即将完工交房。
虽入场最晚,但是工艺超群,其匠心独运的建筑设计大大缩短了公寓与别墅之间的距离,同时其在细节体验和质量水准上的把把控也令人叹为观止。
不但广为业内人士关注讨论,更受到买家的一致认可。
同期还有Greenland打造的悉尼市中心最高公寓Greenland Centre,Macrolink也继1905年悉尼第一豪华公寓后,再次推出面对歌剧院的最奢经典公寓Opera Residence。也都值得一看。
【资质比拼】:谈到本地品质最高的住宅开发商,大家会想到Mirvac、Lendlease,他们都具有承建商背景,更有几十年的开发经验。 作为中资标杆房企的中海也同样具有承建商背景,并以“工科中海”闻名于香港和中国内地,与本地一线开发商的背景如出一辙。但在对公寓客户居住需求的洞察和领会上,水准更高于本地开发商。 作为今年悉尼市场的绝对亮点,中海NEUE,整个项目不是靠奢华材料的堆砌,而纯粹靠设计和工程细节、客户体验打动市场。这类产品在上一轮同期并不多见。 市场普遍认为,NEUE的准现房,户型设计带来了舒适水准的量级飞跃,以及室内每个细节的考究设置,更是完全比肩甚至赶超Mirvac水准。
事实上,当前本地开发商的户型和室内设计,也在向中资学习和看齐,当然,他们会做得更聪明,比如,将标配改变为选配,在给客户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盈利空间。 【品质输出】:相比本地普通金融开发商,中资一线开发商身上,体现了更多责任和契约精神,他们更重视品牌和口碑。 本地普通金融开发商通常将品质管控交给设计师、承建商和外部PM;而中资一线开发商会考虑内聘设计师和PM,不但多了“二次优化”的眼睛,对产品的推敲更甚一筹;在质量管控和把关上也更严格。 但中资不足本地开发商之处,主要在于其优质土地的获取、政府资源的统筹、规划突破的空间、长期土地储备受限、更高的土地持有成本等。 当然,无论本地和中资,都可以通过这家公司的团队和文化,看到他们创作的产品的质量。因为决定品质的关键因素,在于内部团队、企业愿景使命和文化。 开发经验丰富的大型中国开发商入市,弥补了澳洲公寓市场的一些不足,如对公寓生活方式的熟悉度和局限性不够了解,开发的模式上略显程式化。如果能做到中澳合璧,结合双方的长处和资源,便如虎添翼。
公寓与别墅价差拉大 “中国制造”公寓 迎接悉尼市场的下一轮春天
市场普遍预期,如果澳洲10月份开通边境,公寓市场将立即承接别墅市场的火热,在疫情期间持观望态度的潜在买家,因公寓和别墅价差明显(最多价差可达3倍),必定会将公寓房作为首选,市场也将迎来一波重大利好。应对极速增长的房屋需求,中资企业早就带着多年的高密度住宅建筑经验和对消费者生活习惯的敏锐觉察能力入场。“中国制造”的公寓开发项目在悉尼市场中占接近一半,极大地带动就业市场。“中国制造”的建筑材料使用在澳洲的公寓项目中可达到90%(玻璃、铝合金、门窗、木地板),并且比例还在增加,也提高了澳洲公寓的人居水准。所以,下一轮澳洲房市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制造这朵鲜花的艳丽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