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顾下房企的拿地史。地王时代的开端,最早可以追溯至1988年。这一年的年底,王石带着万科在深圳第二次土拍现场,把一块几乎要以1200万元成交的地块,喊到了“2000万”,让万科在备受全国关注的深圳土拍市场一举得名,更为其在江湖上打出了响亮的名号。而创办顺驰的孙宏斌,同样在土地市场以“土地—现金流—土地”的模式屡屡创出天价地块,被赐外号“地产骇客”。
不过,地王一词的真正落地,是在2002年。当年富力以31.6亿元的高价,夺下下北京广渠门东五厂49公顷土地,成为北京地王。
2009年,地王潮爆发,这一年也被称为“地王年”。在北京,“北京地王”的头衔几乎以每月一次的速度被不断刷新。除此之外,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地王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频频刷新地王记录。
2016年更是突飞猛进,全年诞生了超过350宗单价和总价地王。其中,在拿地金额前15名的房企中,由央企和国企组成的“国家队”占据8席。16个拿地总额超百亿的巨无霸项目中,“国字头”企业占了9家。最终,这一波以央企国企为主带动的“地王潮”,以国资监管部门约谈央企国企、住建部召集开发商座谈,渐渐收尾。
这种地王模式后续衍生出一个专有名词——“地王效应”,即土地(面粉)上涨,推动房子(面包)价格飙涨现象。彼时的房企可以通过“拿地、盖楼、卖楼”三个环节完成循环。甚至有部分房企,预见了未来土地价格的上涨趋势,不惜“捂盘”,囤积土地,将土地红利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长江实业在上海击败新鸿基以32亿元拿下上海唯一的四线换乘大站,浦东世纪大道土地上盖一半开发权。这个项目开发历时11年,2016年建成并取名世纪汇广场,随后李嘉诚迅速转手,200亿元卖给中国人寿。减去成本,他净赚了百余亿。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加速循环周期,2010年万科推出了“5986”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8成,产品必须6成是住宅。靠着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去化、快速回款、再快速拿地的高周转模式,这一年万科等一众房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销售额。
以上种种,共同构成了房企拿地的1.0模式,只要有资金便可以拿地,佐以高周转,实现资金的快速回流,不断刷新销售额记录,推动着千亿军团的诞生。而且,对于当时的房企而言,连资金都不能阻碍拿地的脚步。高杠杆成了房企的“共识”,有的房企的杠杆率达到了近乎疯狂的10倍,但依然可以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久而久之,这样“疯狂”的发展模式,再加上地王效应的叠加,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头部房企也不敢拿地。融创曾表示2017和2018两年基本上没怎么拿地,因为当时地价不符合公司投资标准。而一些手握“地王”的房企则先后出现限价亏死、晒太阳拖延开工、转让给接盘方、资金链崩死的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