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家”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里,这个定义不是由房间划分来完成,而是时间的变化和生活的状态。
窗内与窗外 这是一套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顶层公寓,是建筑师自己的房子。建筑面积75平方米,套内面积60平方米,是非常典型的两室朝南、厨房餐厅朝北的房型。这套公寓所在的楼栋建于1998年,小区由3栋并行的条状住宅与北侧一排30多年的泡桐树组成。 小区环境@吴卓颖
窗户是室内空间与城市之间的联系,透过窗洞可见的场景也影响着室内空间的设计。入门可见的东侧的水杉树是室内能体验到的主要景观,而南侧窗外是一栋90年代的多层条形办公楼,对南侧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北侧除了泡桐树外,则是一片五层的公房小区。 东侧、南侧、北侧的窗外环境@吴卓颖
时间与广场
从冬季签订购房协议,到第二年春末交房,每次去到房子里,都能欣赏到东侧窗外的水杉树随着季节的变化。正是植物的提醒,让我有了一个用“时间”来定义这个家的想法。
入户即见水杉树@Studio FF 高含之 我试想:一个室内的家居空间是不是可以像一处室外的广场那样,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的行为活动就会在广场中上演,而在这样的变化中,这个广场可能成为了游乐场、室外展场、健身场…而在室内空间中,伴随着一天中阳光、空气、植物的变化,这个场所随着阅读、交流、游戏这样的行为而成为了“客厅”,随着睡眠这个行为发生而成为了“卧室”…在不断的更迭,抽象的时间维度在具象的日常行为生活中,被不断的感知。 光影层叠在两个空间里@Studio FF 高含之 基于这样的想法,增加空间之间的流通性与场地的公共性成为设计首要的策略。通过对局部墙体的拆除和洞口的重新梳理,我们将所有的“公共空间”均纳入在一个完整的南北向的“广场”中。同时为了能将“广场”的影响力在东西向的维度上延展,我们在主卧的墙体上设置了两个洞口:让主卧这个空间在非“卧室”的状态下,成为这个“广场”的重要部分。 原始平面图 设计平面图 通过这些操作后,空间与空间被串联、叠加。景观与光影在变化的空间中延展,时间性得以呈现。当公共空间的比重占到了整个室内的六分之五时,”广场“的空间物理属性就已经形成了。
广场的形成@Studio FF 高含之 空间的层叠@Studio FF 高含之
高差与区域 对于这个初步形成的“广场”,我们做了第二个重要的动作,就是对“广场”中的一个连续贯穿两个方向的区域抬升了30厘米,以此让整个“广场”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分。 局部抬升后形成高起的区域@Studio FF 高含之 这样的区分或者与功能发生了对应的关系,比如较低处形成了入口区域、厨房区域、观影区域;或者与功能发生了错位的关系,比如抬高处覆盖了就餐区域、活动区域与就寝区域.
局部抬升后形成下沉的区域@Studio FF 高含之 抬升的高度也重构了家庭成员的尺度关系。我们育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她的尺度跟成人的尺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年岁变化在缓慢变化着。而在这里场地中,当我们与女儿站在不同的高度时,这种尺度的差异会在瞬间或被放大,或被缩小,戏剧性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发生。
剖透视:使用状态一
剖透视:使用状态二 祖孙两辈人的交谈@吴卓颖 飞翔@吴卓颖
改造策略轴测演示
建筑与家具
如果空间的定义应该由行为来主导,那么家具就是其中需要被弱化的元素。因为一件大型的家具,往往具有强大的场所特性,来摧毁空间的多义性。所以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将沙发弱化为沙发垫、将床弱化为床垫,并将两者均以半嵌入的方式与地面结合。这样,沙发和床都成为了地面的一部分,是建筑的范畴。 床成为地面的一部分@Studio FF 高含之 另一方面,我们将原本属于建筑范畴的地面、台面通过尺度的处理,转化成了家具。比如抬高30厘米的台地,与投影结合,成为观影的就坐区域;
地面成为家具的一部分@Studio FF 高含之 比如将厨房的台面延续,在抬高的区域则形成45厘米的高差,这里既可以作为成人就坐的区域,也可以作为幼儿的游戏台面。 台面延展成为长凳@Studio FF 高含之
公共与私密
可能再也没有一种空间类型可以像家居空间一样,可以不断地模糊掉公共与私密之间的边界。而这个边界的存在方式,既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
空间之间边界的模糊@Studio FF 高含之 高差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弱私密的空间区域。这样的区域既可以为个体提供相对独立的场所,同时也能提供给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照的机会。
有区分但又相互关照的空间@Studio FF 高含之 当就寝空间的移门被彻底打开,隐藏在书架与墙体之间。场地完整的形成后,公共性得到了最好的释放。女儿可以围绕着书架玩着做迷藏的游戏,厨房的声音和阳台的花香可以贯穿整个场地。 公共性彻底地释放@Studio FF 高含之 当时间到了就寝的时候,移门关闭,私密性便开始形成。
私密性形成@Studio FF 高含之 这个房子里唯一的真正的私密空间,是为老人准备的次卧空间,这个相对独立于整个场地的次卧给了相对生活习性不同的老人以自由。
次卧空间@Studio FF 高含之 次卧与入口空间@Studio FF 高含之 而当有客人来临时住宿时,可以通过将投影用的幕布拉下,作为空间的隔断,形成另一处休憩的空间。 客卧空间与水杉树@Studio FF 高含之
室内与室外 城市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往往是通过行为建立的。我们在南侧阳台增加一个景观花池,并通过对窗户划分的细化处理,将视觉的聚焦于花池的景观上,从而弱化了建筑南侧的多层办公楼对室内空间的消极影响。
空间尽头是花草@吴卓颖 东侧的水杉树可以在就餐和休憩时可以被最好的观赏。 窗外的水杉@吴卓颖 从室内延展出去的白色雨棚、能完全打开的推拉折叠窗,都能最大程度的将室外环境延续到室内空间中。
室内外空间的延续@Studio FF 高含之 当拉上窗帘,室外的光线经过帘子的过滤,变得柔软朦胧。 朦胧的光线下,室内空间如同清晨的湖面@吴卓颖
生活与储物
对于一个小户型来说,储物空间的设置尤为重要。储物,并不是把物品放置起来而已。对我来说,应该是去找到本该属于这件物品的“家”。 首先,储物,是一件时间性的行为。换季的衣物、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舍得丢弃的书本、每天只需要用到一次的清洁用具等都带着非常明显的时间的特质。这部分的储物,我们通过地柜来实现。
地柜式储物@Studio FF 高含之 同时,储物,是一种展示。书籍、玩具、工艺品、相框、花束等都是家庭中的展品。这些物件,不仅带给人以愉悦感,同时也激发的使用者去打开它们,使用它们。
开放式储物@吴卓颖 另外,储物,是一种归纳。衣物、厨房用品、卫生间用品等,均可以用归纳的方式进入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以厨房为例,我们通过对宜家产品的充分调研,对厨房储物区域进行了周到的分类和精确的尺寸把控,以实现在最经济的空间中,实现最高效的储物空间。
侧柜式储物@Studio FF 高含之
后记 某天因出差,起的比较早,洗漱完后转身,发现水杉的影子在白墙上摇曳......顿时明白,当你不辜负时间的时候,时间从来不会辜负你。 清晨的光影@戴陈军
项目位置:上海市徐汇区 建筑面积:75平方米、套内60平方米。 主创建筑师: 戴陈军
设计团队:吴卓颖、张晶琰(实习) 摄影师:Studio FF 高含之、吴卓颖 设计时间:2020年2月-2021年5月 建设时间:2020年6月-2020年12月 造价:硬装43万,软装6万
施工:上海亘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照明:上海盟歌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华格照明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定制家具:浙江恒峰家居有限公司 软装:上海瑞丰家饰 空调:上海涛德暖通工程有限公司 园艺:上海青萱园艺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