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中山又现“网红景点”,约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3 12: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喧嚣的城市里,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就像经历了一次时间穿越,从现代回归传统,你愿意去找寻吗?


继沙溪滨河公园绿道、圣狮历史文化墙绘、凤凰山公园等,沙溪再次惊现“网红”美景。这次,我们来到的是涌 头 村




距沙溪镇政府西南面,有一个面积2.6平方公里的村落——涌头村。立村之初,因地处曲涌源头于是取村名为“涌头”,这里街道整洁,古木参天,充满乡村生活气息。


今年以来,涌头村结合村中的历史故事、文化传承、建筑风貌等实况,同时通过走访收集民俗专家、当地村民的意见建议,历时半年,制作出一片独具特色的网红彩绘墙,生动形象地将涌头村的传统故事在墙体上描绘出来,下面小编一起带大家去打卡:



戳视频,先睹为快


一间间的庙宇、宗祠和民宅,一砖一瓦皆承载故事。



涌头村水车馆

清末民初的水车馆,就是当年“119”,是涌头村以前的民间消防救援队。里面主要停放“火烛车”(消防水龙车)以及一些防火灭火工具,如水桶、水枪等,这是半机械化时代的消防局;那时候,报火警要靠喊,村里的消防员都是本地人来担任,平时都各操旧业,日常种田,关键时刻嗓子一喊,就都跑到这里集合了,抄起家伙就是专业人士了。水龙车(消防水车)由四人上下按压,看似简单的抬压水龙,非常适合窄小巷子中穿行,保护了百年前沙溪当时以砖木结构的房子,可见古人的智慧。


▲原涌头小学

▲涌头村敬宽家塾

 “卜卜斋” 

晚清时期,广东人把一种学校——私(家)塾叫做“卜卜斋”。为什么叫“卜卜斋”呢?“卜卜”,粤语像敲打声的词;“斋”,读书的地方。书斋以教授蒙学知识与儒家思想为主,“卜卜斋”教法有一个特点,就是囫囵吞枣地背诵。塾师上课只要求学生死背课文而不讲解课文。开始读的《三字经》《千字文》还好背些,因为它们有韵律,句子短,加上儿童记忆力本来就强,所以背诵起来并不困难。但到了背《四书》《五经》,就渐入苦境了。这些超乎儿童理解力的圣贤经书,大人也不容易读懂,却要求小孩子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背不熟塾师就举起一块长形戒尺或竹片敲打,其手心、脑壳或屁股挨板子就免不了,私塾常常响起“卜卜”声,所以,广东人就幽默地把私塾称之为“卜卜斋”。


      当年的卜卜斋教化方式,早已不复存在。作为科举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涌头村可以寻觅到这段历史与文化的踪迹,有着别样的韵味。


                                           

分户包干猪舍 

旧时,村民们集体出资兴建集体猪舍,用于分到每户人家圈养猪只,产生的肥料又供集体使用,而这些猪舍至今依然在村中保留着。


一草一木,重拾旧时田园农耕生活。


▲逼真展现历史原貌


传统民俗,游走的文化印记。



“出高兴” 

涌头村纱龙是我镇民间艺术特色项目,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沙溪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举办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出高兴”。木龙、纱龙、国际龙、醒狮、凤、鼓乐……男女老幼涌出街外,迎狮接龙。寓意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




飞鹰篮球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沙溪篮球开始盛行,涌头村有“飞鹰”队,下泽村有“下泽队”,象角村有“象嶺队”,非常威水!


敞亮的村道、红瓦白墙、凉亭、绿化点缀其间,涌头村这片彩绘墙已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成为一本乡土教育和家风传承的“课外书”,同时也成为沙溪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又一基地。9月11日下午,康乐小学二(3)班的同学们到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为涌头历史文化墙绘的首批“客人”。





怎么去?

导航搜索:“涌头篮球场“或“涌头体育大楼”均可到达。

一画一故事、一景一寓意,当彩绘墙绘遇上了美丽乡村,这样的沙溪你爱么,那就快快拿起相机一起来探访吧!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突发!珠海一酒店附近发生爆炸,3人受伤


华为发布重磅消息


中山暴雨黄色预警



来源:沙溪发布  
策划顾问:张瑞
编辑:古淑雯
一审:王华丽
二审:杨晓君
三审:林小军

*公众号如需转载中山新闻原创内容,请联系后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授权,请注明来源“中山新闻”,否则视为侵权!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
版权或其他
问题,作者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