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东航失事谣言刚过,川航飞行员就因极端仇恨言论停职,心理问题谁在监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2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1

东航MU5735失事距今已经超过20日,可以说,这起悲剧是全体中国人心中的一根刺,每每提起,都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现在,初步的搜索和安抚工作已经完成了,在逐渐走出情绪阴霾之后,人们开始着眼于悲剧发生的原因,不过航空事件调查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初步的调查报告一般需要30天,更详细的结果则往往要耗时一年乃至几年。

现在才刚过20天,一切都言之尚早,所以官方对此非常谨慎,倒是让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有了滋长的机会。

这几天,一些始发于外网的小作文回流到国内社交平台,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发了,大意就是东航事故是副机长为了报复社会弄出来的,还有所谓的“遗书”。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网友们,不难看出说法的可疑之处,一是说这话的人没给出任何证据,就算是在网络小作文之中,这也算是低级的;

二是虽然说得很唬人,但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所以有经验的人根本不会在意这种说法,怕就怕在,有些不明就里又极度关心真相的网友,把这个当真了。

于是,民航局在4月11日举行了发布会,澄清了上述谣言,并表示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事实上,事故的原因还在紧锣密鼓地调查中,在官方报告出来之前,任何无端猜测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民航局也表示,这次事故导致很多员工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相较于我们民众来说,他们或许才是最难过的。

所以我们也不要用一些道听途说的闲话,来让他们本就不好的情绪雪上加霜了,都当个人吧。

2

关于调查结果,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官方的报告,不过谣言的出现,也在另一个角度表明在事故发生之后,很多人真的是怕了,尤其害怕最后的真相是人祸。

这段时间,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对于飞行安全特别敏感,就在昨天,还出现了一个热搜,一名女子在飞机厕所里逗留了30分钟,任机组人员好劝歹劝,直到飞机即将降落也不肯出来,最后大家强行打开门,发现她居然是在化妆。


这种事情搁在平时,虽然也很令人无语,但还不至于上热搜,然而这回,人们一边倒地要求处罚这名乘客,甚至直接建议来个治安拘留,多少也受了MU5735带来的心理阴影的影响。

当然了,飞行安全无小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意外的细节,总是没错的。

无独有偶,就在东航副机长谣言还没消散的时候,川航的一名飞行员,也因为不当言论和心理问题,受到了广泛的争议。

被举报的这名川航飞行员是2021年才入职的,算来年纪并不大,看过往言论,应该是一名少数民族。

4月10日,有网友发现他在2015年,即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发布过一系列针对中国人和汉族的仇恨言论。

具体内容这里就不说了(发了文章就没了),大家可以看图片或自行查询,虽说那时距离现在已经好几年,不排除只是年少轻狂的妄语,但内容的确太令人毛骨悚然了,结合他飞行员这样重要的职业身份,不得不令人提防。

鉴于此,川航在4月11日发布紧急通报,称此人的确是公司员工,现在已经被停职,相关调查还在进行当中。


川航的反应还算是挺快的,群众的心头大石暂时算是放下来了,但这也带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飞行员这么重要的岗位,按理说资质审查要非常严格才对,但是这名飞行员言论如此出位,是怎么一路通畅无阻入职的?

这次还说亏的是网友发现了他的问题,但全中国这么多机组人员,总不能每次都靠人偶尔去发现吧,相关行业的思想审查和辅导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

3

带着这个疑问,我大概搜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果然存在挺大的漏洞。

国内的航空公司大多数都属于国营企业,所以入职审查也是参考了国营企业的那一套,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背景审查(背审)和政治审查(政审)。

政审,相信考公的小伙伴们很熟悉了,就是调查家庭基本情况、有没有犯罪记录、个人政治态度等,只要不太特殊,基本可以过。

而背审相对复杂一点,除了基本的身份、学历、技能证书信息之外,还有金融征信信息、负面社会行为记录、心理素质测试考核量表等,目的是把一些明显不合适的候选人筛出去。

看上去还挺靠谱,但是征信、负面记录这些东西,只要没什么违规行为,基本上不会中招,而飞行员招考所使用的心理测试,按规定统一使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是鉴别精神疾病用的,可以大致测出疑病、抑郁、妄想、精神分裂等疾病的倾向。


问题在于,“心理不健康”和“此人就是精神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很多人之所以犯罪,很可能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或不平衡,也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比如那段时间刚好失恋、降职了,一两次的心理测试,就算再专业细致,也无法覆盖日常的方方面面,其实证明不了什么。

由此可见,飞行员的资格审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宽松,更不要提当中还存在造假的空间,审查及格,绝对不代表TA就是一个没有问题的飞行员。

那么入职后,航司会不会安排一些比较细致的排查和心理辅导呢?

理论上的确有,但实际操作上,依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首先,飞行员是一个高压职业,日常的工作、培训、开会等待环节,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心理辅导的时间并不多,一般只有当飞行员生活出现重大变故,或指导员观察到飞行员有异样时,才会进行介入,难免有疏漏之处。

此外,航空公司日常判断飞行员心理状态的主要依据,就是他们在每次飞行前必须填写的体检单,但心理这东西毕竟很难从外在观察,如果他们故意隐瞒心理情况,监管制度便形如虚设。

这种情况不但在我国有,在全世界都有,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航班在阿尔卑斯山上空坠毁,全机100多人当场罹难。

事后调查证明,此事是一起单纯的人祸,副机长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事发当天,他撕毁了病假条,向公司隐瞒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出事前10分钟,他趁着机长上厕所,将他锁在厕所里面,然后自己操纵飞机一路下降,直至坠毁。

这件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震动,事后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过半数的飞行员会出于怕被人议论、怕丢掉工作之类的原因,隐瞒自己的不良的心理状态。


所以说,单靠现行的监督制度,其实根本无法保证飞行员的心理100%的健康,关键还是得重视起来,设立更加日常化的心理筛查和指导规则。

生命是最可贵的,要是每次都得等到悲剧发生,才后知后觉地找补救方法,那就太迟了。

4

2010年,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0%的飞行事故都是由飞行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其中仅由飞行员自身差错引起的事故,就占到了30%。

鉴于现在全世界对于飞行员的专业技能的监督已经很严了,所以说白了,很多事故都是由飞行员的不当性格和心理引发的。

我们要加强对飞行员的心理筛查,说白了,就是不让有危险倾向的人进入驾驶舱,具体如何做,个人觉得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外在的,接入大数据,全面地监测飞行员及其家属的经济、社交动态,乃至他们的社交帐号。

我这样说,可能会被人说侵犯飞行员的隐私,但飞行员本就是一个责任极重、风险极高的职业,广东有句俗语:“食得咸鱼抵得渴”(要吃咸鱼就要忍得了口渴),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只有这种方法,可以日常且精准地规避风险。

而且,只要监督部门做好保密工作,不对外泄露飞行员的信息,不对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那就无所谓的隐私泄露,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存在绝对的隐私,区别只是谁看到你的隐私,又会不会让你知道而已。

第二个方面是内在的,就是建立更加日常化的心理辅导方法,现在的飞行员有心理辅导的渠道吗?有,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一旦去了,就变相证明自己“有问题”了。

所以得卸下他们的心防,比如说,将心理辅导变成日常工作的流程,规定每人每周都得进行心理辅导,而且这个辅导是一种福利,在让人放松的地方进行,提供饮料和零食,形式也不是“审问”,而是日常聊聊天等。

说不定聊着聊着,大家的心结就慢慢解开了,哪怕解不开,也能让人及时了解飞行员的问题,规避很多潜在的隐患。

当然了,我这个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业界必须行动起来,至少做点什么。靠网友抓“内鬼”这种事,真的不要再发生了。

但愿所有怀揣着希望起飞的航班,最终都能平安降落吧。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往期推荐(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后台回复红包

免费领取专属“红包封面

毒语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证实性偏差”:就是你一旦相信一个事实,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选择性地注意和收集信息,并且排斥那些和你观点相悖的现象,从而得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


【 毒 鸡 汤 】

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

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