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临朐这个著名的景点不收任何费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 07: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红梅


        嵩山,是临朐县海拔高度位居第二的山。虽然它没法和祖国的名山大川相比拟,但是,在临朐人心中,自己筐子里有最好的菜,自己家门口有最秀的山,山沟沟泉眼里流淌着最甜的水,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最美的景色。用手一指,尽是春秋,用心一划,遍地冬夏。

(摄影:姜玉梅)



(摄影:梅建)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被迫捂在家里,拖住了双腿。无所事事的浏览手机,又是朋友圈惹的祸,看过尽是雨情过后的景色,一波比一波让人心动,有点小嫉,也有点羡慕。同学在冶源镇最偏远也是最美的琴口溜帮扶发展。从他的圈里看到了美丽的嵩山,晨雾缭绕,风吹云舞的灵动感让人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摄影:梅建)

        那年,也是个夏天。嵩山脚下住着几个好姊妹,老早便邀约一起爬山,对我来说,爬山是爱好,也是相邀一起谈天说地,放松心情最好的时机,立马应允。


(摄影:梅建)


        起步的村叫两岭,原生态的村庄里住着几个好同学,曾经来过几次,并不陌生,只是,从此处爬嵩山还是第一次。十几个人的队伍,对我们来说刚刚好,有个照应,也比较热闹。刚走进万亩栗子园,先是被这统一色的树种惊讶一番,竟不知道围着嵩山的一半面积都是栗子树。勤劳能干的庄稼人在树下栽种了各种中药材,其中有黄芩、丹参、桔梗,还有极少见到的细辛、柴胡和大青叶等。看出种植多年,已经被风和鸟这用心的媒人,经过它们的一番努力,使各色中药的花朵开遍山野。

        途经一段比较陡峭的山路,刚刚还一路吵吵嚷嚷的爬山人,都被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代替,满身汗津津。借此吸氧,来此排毒。再走,就是一段比较平坦的水泥路,也算让我们这一队人马稍作休憩。

        三岔路口是我们集体活动,最能体现决策能力的地方,经过商讨,前往制高点。走进茂密的松树林,脚底下松软的腐土弹性十足。没走出多远,竟看到悬崖峭壁之上的怪石嶙峋,时而凸起,时而凹下,凹凸无序也是一种美。路途中有好几处岔路,都没打乱我们登顶的计划,一直不停的朝着制高点努力前行。

        等走出松树林,攀爬最挑战的台阶路时,天气的变化让我们心中一紧,好像要下雨的样子。有说翻过山顶有个山洞,若下雨,可以安全躲过,如果原路返回,说不好会被淋在半路。在我看来,雨中登山也没什么不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队伍加快了步伐往前赶,体能好的同行者,负责背起最重的行李,好让动作稍慢的朋友轻装上阵。沿途景点几乎来不及看,山顶已经被朦胧细雨和团雾挡住了视线。好歹,拽着铁链,抓着树枝一番攀爬过后,好不容易登上了嵩山制高点,俗称~大崮。

        尽管天气这么调皮,不大的山顶平台上竟然聚集了好多游客,有披着雨衣的,有打着雨伞的,还有干脆把购物袋撕扯成片状,遮挡头顶或围住身体。幸好我们的队伍有长久爬山的经验,多准备了一些一次性雨披,赶快送予没带雨具的小孩和老人。最幸运的是听山下传来消息,下了很大雨,我们山顶竟淅淅沥沥的没下大,只是雾气更重了些。

        刚刚被雨水挠乱了赏景的兴致,大家在嬉闹,调侃,玩乐中感受不一样的熙攘。此刻让我感到:嘈杂,定是纷纷嚷嚷的欢喜。如果不是相互帮扶,奉献着爱意。你与我,我与他,还有那么多有共同爱好,为了赏阅嵩山而登顶的有缘人,嘈杂一定不会在此时此地。


(摄影:枝叶 根)

        山顶稍作休息,计划下一步的行程,是我们爬山人的惯例,往东俯瞰净是村庄和弯弯曲曲的环山公路。西边则是嵩山水库,虽然雾气渐淡,眼下还有些朦胧,隐约可见。朋友指着北面那座稍微低一点的山介绍说叫“二崮”。我立马决定,趁大家体力还好,温度适中,见识一下二崮也未尝不可,再说,雨过天晴,是爬山赏景的最佳时间。经过一番讨论,有几个体能跟不上节奏的队友,决定随队伍下到半山腰,然后再退回大庙,剩下我们五六个自愿挑战的野心大咖继续前行。

        不走回头路,踏进树林,尽管露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尽管路面泥泞不堪。对一个地方的痴迷与热爱,远不是宾馆和海鲜可以相提并论,我们有我们的独到之处。喜欢森林树下的小蘑菇,喜欢被雨水淋湿的野菊花,喜欢路边小坐,随手一把野韭菜,顺势放进嘴里咀嚼的滋味,喜欢一边用手帐打去露水,为后来者开路的奉献精神,喜欢迷路又峰回路转的成就感,喜欢悬崖上肆意挑战和恐高抖腿又绝处逢生的刺激……

        可是这一次,我们小看了嵩山,轻视了二崮。因为未开发,根本没有一条成熟的路子可以通往山下,只是偶尔,隐约,或者…在大山里这样的词汇和意念是不可以有的,必须具备让大家安全,信任,绝对准确无误的走出去。消耗体能,但绝不是挑战生命,这是原则。我们没有把来时的路做任何标记,只是一味的前行。再选择回去都不可能,因为一通乱走,已经破坏了来时的脚印,只好凭经验辨别方向,判断大体位置。大家跌跌撞撞,一会走到悬崖,退回另辟蹊径。一会走到另一个山头,与目的地南辕北辙。天越来越晚,又加上阴天和树林茂密,光线比较暗。每个人都很着急,慌乱中慢慢的消耗体力,也摧残着大家的意志。越是紧张,越要沉住气,先坐下吃点备用,喝杯热水,稍作调整。

        好歹,刚刚出去探路的当地好友回来告知,前边有几个废弃的头盔和一些易拉罐还有面包纸皮等食物垃圾,散落在高压线塔周边。我立马跳了起来,鼓舞大家,顺着高压线工人运输的道路一定可以下山,无论走到什么位置,队员绝对不能分开,只有平安下山才是万全之策。确真,沿着这条稍显平坦的路顺势而下。可是,等走到谷底,大家都傻眼了。我们登山的两岭村在嵩山的东南侧,可是,我们好不容易到达的这个村是排子崖,位居嵩山西北侧的,完全反了方向。

        幸好,人都是安全的,虽然通体被露水和泥巴污染,像极了一个个泥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正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傻傻的笑着。再低头看看脚下,甚至鞋帮当了鞋底子穿,头发和背包上净是枯枝烂叶,狼狈不堪,我们又开始了另一轮相互调侃和取乐。这时候天已经黑透。看的出,通过徒步是很难到达出发地,只能打电话喊救援队伍开车来接。我们也没闲着,拖拉着有点疲惫的身躯向接应的位置推进。半个小时左右,一束车灯亮光给了我们所有的希望。

        回到住处,不知不觉就沉沉的睡了,没顾得上回味与思考。

        第二天早早醒来,太阳曙光透过玻璃,调皮地和我对望,活着真好。感觉到自己有一些后怕。        

        我不敢狂言对嵩山的相知与了解,甚至几度排斥和嫌弃。嫌弃它没有涓涓细流,嫌弃它山体不够庞大,嫌弃它太敦厚,极少的凸起独立。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山,给人的感觉,根本没有挑战的必要和欲望。直到那年深度游,没想到也会被这等“妖魔”困住,迷路过后便知不可小觑。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打不相识,不虐不相知。

        人生可能,谁都有爬坡努力的艰难,也会有平坦前行的轻松。无论怎样,有那么几个好友相陪,行业不挑,脾气性格差不多就好,甚至有个别在他人看来的格格不入,竟然就那么好着,相处着,把本不遂愿的也当作刚刚好。有时候特孤独,或许就是因为太挑剔,想多了的志同道合,求过了的情真意切。所以,我除了和朋友相处,就是和大山较劲。

        那年的嵩山之行,似乎悟通了一些道理,也让我对嵩山另眼相看。即便走的再远,到了春季,等桃花漫山,连翘遍野,必去瞧一眼它的妆容,看一看它的新貌。

        爬山,既锻炼身体,又培养通达的性格,何乐而不为之。人生万事,想明白了就没那么复杂。所有纷纷扰扰地相争,纷纷扰扰地相赠,都随着时间回敬给纷纷扰扰的过去。即便世间的权物都归某一个体,人一旦到了不可绕回的老年,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干,拖着身体的残片,通体的绫罗绸缎,又奈几何?遮不住空落。唯有把今天的时光过好,这便是最美的景色。珍惜每一个当下,就是珍惜未来长久的日子。

         

作者简介:

王红梅,临朐寺头人,文学爱好者,现就职于潍坊滨海国际学校。

热爱生活,痴迷户外。用足迹进驻山水,用文字记录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